读《东坡传》
30 Jun 2014田遥很喜欢我朗诵诗词,于是在一本宋词集里找一些好词来读。不知不觉,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东坡词。想更多了解这个人,于是便从亚马逊的kindle商店花一块多钱买了林语堂的《东坡传》。
书和作者
以前读过林语堂先生的《吾国与吾民》,文风直白简练。感觉他知识结构和基础很好,能够驾驭复杂和深刻的话题。如林语堂先生的很多其他书一样,《东坡传》是用英文写作并在英美世界发行,后才由国人翻译成中文。我在想,如果林语堂先生直接面向汉语世界读者用中文写作,是否会写得更精彩?
苏轼也是林语堂先生所仰慕的历史伟人,无论是他的文学成就,还是人格。以至于,他远赴美国,还随身带着大量有关苏东坡的书。面对这样一个自己所敬仰的高士,他有强大动力去了解他的生平,并给他写传。
但写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特别是给近一千年前的人写传。若没有足够的细节,传记就会成为年谱纪事,读之索然无味。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,只相当于沙滩上留下的一些脚印,作者要合理地想像当时发生了什么,当事人的神态、动作、感受等等。在这本传记中,林语堂根据东坡的诗词合理想像创造了大量的细节,使得此书读起来如小说一样,别有趣味。
东坡的一生
苏轼的一生,是漂泊的一生。他18岁娶妻,21岁中进士。30岁之前他先后经历了母丧、妻丧、父丧,任职陕西凤翔判官和都城洛阳史馆倒成了不足为重的小片段。两次服孝的五年时间,是苏轼成年后与家乡最亲密、也是最后的接触。之后,他再也没有踏入这片故土,直到客死他乡。
依苏轼的才华,本可在京都做官,辅佐天子。可惜偏偏生不逢时,遇到王安石改革。他反对激进的改革,从而受到政治打压。在33岁到43岁之间,他先后在洛阳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做官。在密州时期他写下了悼念亡妻的名篇《江城子》:
十年生死两茫茫。不思量。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。小轩窗。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苏轼与他的弟弟苏辙从小一同长大,一同中进士,一同出外做官,政治上同进退,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。每次相聚,苏轼总要在弟弟家住上数月,在离别时苏辙也要陪行数百里。写月的不朽之篇《水调歌头》也作于密州时期,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怀恋和对欢聚的向往。
各地流转做官,虽然旅途周折,与亲友分离,但还不是最坏的状况。因为写诗针砭时弊,苏轼卷入乌台诗案,被捕入狱,有杀头之虞。后虽侥幸拣回一命,却被贬谪至偏僻荒凉的黄州限制居住长达四年之久。他最亲密的弟弟也一同被贬至九江一地任酒官。不惑之年的苏轼,穷困潦倒,他不得已在东坡建立农舍,开荒种地,衣食自给。
苏轼的好朋友王鞏虽然贵为驸马,在乌台诗案中也受到牵连,被贬责至偏远落后的广西。在苏轼居住于黄州的第三年,王鞏被赦免。在回京城途中,他特地和家人到黄州看望苏轼。酒席间,他让爱妾柔奴给苏轼进酒。苏轼戏言,广南风土,应是不好?柔奴答道: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。听罢,苏轼感概万千,写下了《定风波》:
誰羡人間琢玉郎,天應乞與點酥娘。盡道清歌傳皜齒,風起,雪飛炎海變清涼。
萬裡歸來顏愈少,微笑,笑時猶帶嶺梅香。試問嶺南應不好?卻道:此心安處是吾鄉。
也许,苏轼理想的人生是和弟弟共同在京城做官,辅佐天子,造福百姓。逢节庆喜事,则邀弟弟和朋友盛宴欢聚,饮酒作诗。待年事已高,则与弟弟一同告老还乡,或含饴弄孙,尽享天伦,或寄情山水,复归自然。而此时的苏轼,年近半百,官场失意,身居僻野,穷困潦倒,最亲密的弟弟远居异地,好朋友也各天涯一方。算而今,远离故乡已近二十余年,当写道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时,他是怎样的五味杂陈呢?
- 当年在父母和前妻坟旁所植的那片松树林已经很高大茂密了吧?
- 童年时和弟弟一起玩耍的山坡、小溪、祖宅的院落,如今是何模样?
- 上一辈的叔叔伯伯尽已西归,旧时亲友多已疏离,物是人非,故乡真是一个回得去的地方么?
- 几时才能与弟弟一家团聚,举杯同饮?即便不能一同告老还乡,尚可互为邻老翁啊!
- 何时才能拨乱反正,罢黜那些小人,赦免冤臣,废除恶法,造福百姓?
- 何不随遇而安,尽享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不因物喜,不以己忧?
- ……
前途渺茫,年事已高,又被限制居住不能离开,我想苏轼一定有过安老黄州的想法,虽然此地实非理想的居处。这时期的苏轼甚至学习过炼丹和长生不老之术,也勤研佛法,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黄州时期,是苏轼人生的低谷,却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。这期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《赤壁怀古》、《前赤壁赋》、《后赤壁赋》等一系列名篇。
公元1084年,即在苏轼谪居黄州的第四年,一道圣旨又将他从黄州连根拔起,谪迁汝州。他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产业,携家带口,顺江而东,过金陵,至常州。在常州,他于太湖边购买了田产和居所,并给皇帝上书,请求允许他在常州安居。在皇帝驾崩的第二天,苏轼的请求终获恩准,他终于可以在田园之美的江南安享晚年了。
然而,这并不是命运的安排。公元1085年,时年49岁的苏轼迎来了新的政治生命。在接下来的八年里,他将迅速登上权力顶峰,历任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,仕途得意,风光无限。随着佐佑他政治生命的太后之去世,他又从权力的高位瞬间跌落千丈,贬谪至偏远的岭南惠州,安之不久,又贬至更偏远穷困的海南儋州。骨肉分离,亲友各散一方,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八年。
公元1100年,皇帝驾崩,太后摄政,苏轼遇赦。北返途中,于次年七月客死于常州。在他去世后25年,北宋亡。